茶叶新资源企业会员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 取回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n资讯中心news

  • 湖南省碧丹溪安化黑茶有限公司
  • 地址:湖南省安化县马路镇碧丹溪
  • 电话:086-4000-737189
  • 邮箱:qq@qq.co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一礼知中秋 茶颜月色带你玩转中秋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9/3 10:13:14   

    中秋,又称月夕、仲秋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趣俗知多少?

    燃灯


    自晋代始,在中秋月圆之夜,富贵之家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立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中秋之夜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点天香


    源自江浙一带的烧香祀月的习俗,也称“烧天香”或“上天香”。用一种大香斗,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斗,因在香上加糊纸斗,斗内实以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有的还插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香斗中央竖起一炷高香,上粗下细,二尺来高,等到中秋当晚,将斗香放在庭院里的供桌上,可连续烧几个时辰,故也称“点斗香”。

    《海虞风俗竹枝词》有说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儿色倍鲜;檀木香排书吉语,合家罗拜庆团圆。

    舞火龙


    这一习俗源于唐末五代时期,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各地古代中秋节的一种习俗。中秋当天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待暮色初现,便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龙身,正子时皓月当空将整条龙燃烧殆尽,预示祥龙登天,来年必将趋吉避凶,风调雨顺。

    中国是龙的故土,至今广东地区还沿袭中秋舞火龙的古俗,以藤草、榕树叶等制成火龙,一般龙头约50公斤。在香港大坑区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赏月


    《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礼制,后来达官文士也效仿,此风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吃月饼一定喝“大叶茯茶”

    吃月饼一定喝“大叶茯茶”

    吃月饼一定喝“大叶茯茶”

    解油腻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