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默无闻的出口茶,到如今风靡大江南北的网红明星,白茶吸引了无数茶友。但,一款好的白茶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其实,只要把握住「品牌、产地、品种、工艺」四个关键因素,就可以在收藏白茶的路上不致走歪。
01
品牌
white tea
历史悠久的大品牌往往秉承白茶独有的本味制茶,凝聚了几代茶人的制茶技艺真髓,以味调味,以香赋香,能充分彰显福鼎白茶醇顺的特质。
02
产地
white tea
西湖龙井、云南普洱、武夷大红袍,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茶,都与它们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白茶的主要产区是福建的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县、松溪县、建瓯县等。优质的白茶原料主要来自福鼎、政和的高山去,这些产区不仅海拔高,而且生态环境也十分优越,为白茶品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同一产区,海拔、生态、土壤、茶园管理等因素也都会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1、海拔
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茶园的茶叶内含物质会更加丰富,茶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多,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涩味较轻。此外,高山地区多以腐质砂石土壤为主,土层深厚,酸度适宜。植被繁茂,枯叶多,地面形成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因此,生态环境的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这样环境中生产的白茶,加工后自然香气足,滋味鲜爽。
2、生态
茶树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凡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土壤肥沃的地方采制的茶叶,品质都较好。福建白茶产区,很多茶园周边的森林覆盖率高,给茶树生长带来纯净的水源、湿润的空气。
3、栽培管理
现代茶园大多良种化,管理科学。通过人工管理,人为地为茶树生长提供更适合的条件。当然,也有许多多年没人管理的茶园,我们称之为“荒茶”或“野茶”,采摘这些茶园的鲜叶制成的白茶,不仅香气浓郁,滋味也非常鲜爽。
03
品种
white tea
例如武夷的“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茶树品种对白茶品质的影响也一样。传统上,适合做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及地方品种菜茶等。这些品种中,除了菜茶外,其他茶树的植株较高大,多为小乔木、中大叶种,芽叶肥厚,而且显毫。
由于品种不同,制作出的白茶品质也会有差异。例如:福鼎大毫茶色泽较绿,芽叶肥壮,满披白毫,色白如银,香清味醇。是制作“白毫银针”、“白牡丹”的高级原料。而福鼎大白茶品质极佳,以茸毛多而洁白、色绿、汤鲜美为特色。
04
工艺
white tea
1、采摘
“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白茶的采摘在清明前后,福鼎的开采时间要比政和早。按照所做的产品的品质要求,制白毫银针的鲜叶,采摘时间要早于制作白牡丹、贡眉、寿眉。
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鼎白茶的调查研究》中总结到:“春茶可采到5月小满,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50%。夏季采自6月芒种到7月小暑,产量约占25%。秋茶采自7月。春茶为最佳,叶质柔软,芽心肥壮,茸毛洁白,茶身沉重,汤水浓厚、爽口,所以再春茶中高级茶(特、一、二级)所占的比重大。夏茶芽心瘦小,叶质带硬,茶身轻飘,汤水淡薄或稍带青涩。秋茶品质则介于春、夏茶之间。”
2、萎凋
萎凋是白茶加工的“灵魂”。萎凋好坏,决定白茶成茶的品质。萎凋一般是在一定温度、湿度、通风下进行。伴随叶片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叶片内含物质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的过程。此过程,茶叶挥发青气,增进茶香,发出甜醇的“萎凋香”。萎凋方式有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加温萎凋、复式萎凋。
3、干燥
白茶的干燥可以用焙笼来烘焙,也可以用烘干机来干燥。高山纯料茶青,日光萎凋而后炭焙三次烘干。温度过高易造成焦劣,鲜润度差,内质香味钝,火燥味强,滋味不甘爽;温度过低则转化慢,较高沸点不能发挥势必增长焙火时间,但长时间会造成茶叶香味不鲜锐并有粗淡表现,味涩水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