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
茶,山茶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嫩叶可以加工成茶叶,为我国著名传统饮料。茶因其独特的功效,又称为瑞草、仙草、灵草等,认识茶叶,要从了解茶树开始。
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的外形
1.乔木型茶树
有明显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3-5m。
2.灌木型茶树
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矮小,通常1.5-3m。
3.半乔木型茶树
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
茶树的组成
根:茶树的根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成,为轴状根系。
茎:从其作用分为主干、主轴、骨干枝、细枝。茶树的茎上有生叶和芽两叶之间的一段叫节间, 叶脱落后留有叶痕。芽又分叶芽和花芽,叶芽展开后形成的枝叶称新梢。新梢展叶后,分一芽一叶梢,一芽二叶梢,摘下后即是制茶用的鲜叶原料。茶树的枝茎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将枝条剪下一段插入土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即可生成新的植株。
叶:茶树的叶片,是制作饮料茶叶的原料,也是茶树进行呼吸、蒸发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树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没有托叶,属于不完全叶。在枝条上为单叶互生,着生的状态因品种而不同,有直立状、半直立状、水平状、下垂状4种。叶面有革质,较平滑,有光泽;叶背无革质,较粗糙,有气孔,是茶树交换体内外气体的通道。
花: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之一。茶花为两性花,多为白色,少数呈淡黄或粉红色,稍微有些芳香,茶花由授粉至果实成熟,大约需要一年零四个月。在这一期间,仍不断产生新的花芽,继续开花授粉,这也是茶树的一大特征。
果实与种子:茶树的果实是茶树进行繁殖的主要器官。果实包括果壳、种子两部分,属于植物学中的宿萼蒴果类型。茶树种子多为棕褐色,也有少数黑色、黑褐色,大小因品种而异,结构可分为外种皮、内种皮与种胚3部分。辨别茶籽质量的标准是:外壳硬脆,呈棕褐色,在正常采收和保管下,发芽率在85%左右。
茶树的生长环境
气候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度和北纬38度之间都可以种植,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18℃~25℃之间。
日照
茶作为叶用作物,极需要日光。日照时间长、光度强时,茶树生长迅速,发育健全,不易罹患病虫害,且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适于制造红茶;反之,茶叶受日光照射少,则茶质薄,不易硬化,叶色富有光泽,叶绿质细,多酚类化合物少,适制绿茶。光带中的紫外线对于提高茶汤的水色及香气有一定影响。高山所受紫外线的辐射较平地多,且气温低,霜日多,生长期短,所以高山茶树矮小,叶片亦小,茸毛发达,叶片中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质增加,故高山茶香气优于平地茶。
土壤
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虽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都可生长,但以酸碱度(pH 值)在4.5~5. 5为最佳。
茶树要求土层深厚,最好有一米以上,其根系才能发育和发展,若有黏土层、硬盘层或地下水位高,都不适宜种茶。土壤中石砾含量不要超过10%,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较理想的茶园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