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他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这期间,他以《文化苦旅》和《山河之书》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
至此,余秋雨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进行了完整的关注和记录。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
《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无疆》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行者无疆》为什么值得反复品读?
实力派作者,他的书百看不厌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人。曾获“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写作品,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追慕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作为国际间亲身完成这种穿越的人文教授,及时判断了新一轮恐怖主义的发生地,准确预言了欧洲不同国家的经济危局,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在这过程中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金石堂很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以高层级的思考性作品,持续二十年创造了惊人的畅销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书本身足够好,引人入胜
① 文字能够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我们都擅长看片段化的文字,不喜欢长篇赘述的学术理论,这是所有人的阅读心理,它以简明易懂的文字,排列组合优美,让人赏心悦目,同时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很难有这些灵感崩现的思想,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仰望的高度。但是这个高度又不是深奥到佶屈聱牙的,所以这个度,把握的很微妙。仰望,又不至于脖子酸;让你觉得你也是文化思考队伍的一员,但是还有长长的路要走,要反思,这很巧妙。
②思考的完整性、深刻性。
这本书实际上算是凤凰卫视做的节目,影响了几代人的阅读趣味。余秋雨能把一些抽象的美学和哲学概念,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表现出其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③可读性很高,老少皆宜。
善于描写宏大的大场景,有很强的震撼力,哪怕语言再为平静,也总能激起心底的涟漪。读起来酣畅淋漓,甚是舒畅!
④极大的美感和极高的阅读体验。
作者在作品中刻意营造一种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这种氛围来自于对数千年文化的清理与总结,来自于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从而带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当这种感伤、悲凉的气氛在作品中升腾与散发时,便带给了读者极大的美感与阅读效果 。
多位编辑倾力推荐
·余秋雨经典文化散文全面升级版。余秋雨追寻人类文明足迹的旅程笔记,万里历程、文明追溯、历史思索、心灵对话。《文化苦旅》后,通过余秋雨的眼睛来发现世界。
· 余秋雨考察西方文明全纪录,解读世界文化史。一流美文,一流深度,大幅修改、新修订上市!
· 南欧、中欧、西欧、北欧,余秋雨6个月走过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记录了他在旅程中的全部感受,为他第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精彩段落赏读
英国快速地把这种好不容易从遥远的东方买来的饮品当作贵族社会的一种生活标志,而贵族的生活正是社会各界趋附的对象,因此中国茶在那里完全改变了角色、转换了身份。
当初英国贵族请人喝茶,全由女主人一人掌管,是女主人显示身份、权力、财富及风雅的机会。她神秘地捧出了那个盒子,打开盒子的钥匙只有一把,就掌握在她一人手上,于是当众打开,引起大家一阵惊叹。杯盏早就准备好了,招呼仆人上水。但仆人只有提水的份,与茶叶有关的事,都必须由女主人亲自整治。中国泡茶有时把茶叶放在茶壶里,有时则把茶叶分放在每人的茶杯里,让客人欣赏绿芽褐叶在水里飘荡浸润的鲜活样子。英国当时全用茶壶,一次次加水,一次次倾注,一次次道谢,一次次煞有介事地点头称赞,终于,倾注出来的茶水已经完全无色无味。
到此事情还没有完。女主人打开茶壶盖,用一个漂亮的金属夹子把喝干净了的茶叶———中国说法也就叫茶渣吧———小心翼翼地夹出来,一点点平均地分给每一位客人。客人们如获至宝,珍惜地把茶渣放在面包片上,涂一点黄油大口吃下。
他们这样喝茶,如果被陆羽他们看到,真会瞠目结舌。既不是中国下层社会的解渴,也不是中国上层社会的诗意,倒成了一种夸张地显示尊贵的仪式,连那茶渣也鸡犬升天。虽然尊贵,但茶的“文化国籍”已经更换,因此他们也就贪图方便,到自己的属地印度、尼泊尔、锡兰去种茶了。
茶被英国广泛接受之后,渐渐变成一种每日不离的生活方式,再也不是贵族式的深藏密裹了。至今英国人对茶的日消费量仍是世界之冠,已经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茶,英国人的日子怎么过。
中国文化人千万不要再从这个现象洋洋得意地证明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征服,我前面已说过,他们喝茶已剥除了中国诗意和中国文化,因此每日不离的原因要从别处来寻找。在我看来,基本原因比较原始,是由于茶提供了一种于健康、风度无损的轻微刺激,而接受这种刺激又成为片刻放松的借口,于是每天就有了一种以喝茶为节拍的生活节奏。
既然如此,英国人一般不喝太浓的茶,很少听到他们有喝茶喝“醉”了的事,但这在中国常有,特别是喜欢喝乌龙和普洱的族群。每天淡然于一种固定的节奏中,这也正是他们在饮食中缺少诗意的表现。
段落赏析
字里行间,看似与亲切老友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实际上余秋雨结合了中西方文化、饮茶习惯差异,对英国人喝茶场面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好像那个英国女主人沏茶时,我们就在她旁边。余秋雨更是从辩证、理性的角度,由饮茶文化延伸出对中西方文化的阐述,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这样有张力的文字,读起来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而又能学到一些知识。
精美装帧,畅销海内外
欧洲的中国旅人,背包里都有一本《行者无疆》,销量超一百万册。余秋雨亲笔题写书名,10年畅销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全新修订上市,采用经典米黄纸,无论看起来还是摸起来质感都很好。
好书要以好茶来配
本期“一书一茶”,
书剑为大家推荐班章小玉饼 熟茶
班章小玉饼是书剑古茶打造的方便快捷性产品,
7克一片,一次一片,冲泡方便!
采用的是班章茶区的熟茶做的,
经书剑的3T熟茶工艺制作,
上市就好喝!
购“班章小玉饼熟茶”一份,
可赠余秋雨《行者无疆》一本!
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