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品质独特口感浓醇,对六堡茶小有研究的人应该都听过一些词,如“沤堆”、“堆闷”、“渥堆”和“渥堆”,这些词在六堡茶的生产工艺中可以归纳为——“不加水渥堆”和“加水渥堆”,一个是在烘干前的渥堆发酵,称为前发酵,而加水渥堆则是在烘干以后我们称为后发酵。
那么,这两种发酵怎么区分呢?今天就由小熹来介绍一下广西梧州六堡茶制作的独特工艺。
“堆闷”的产生
“不加水渥堆”在广西地方标准上被称为“堆闷”,指的是当茶叶初揉结束后进行筑堆堆闷,当堆温达到 55 ℃ 时,及时进行翻堆散热,当堆温降到30 ℃ 时再收拢筑堆,继续堆闷直到适度为止。通过堆内的湿热作为,除去部分涩味和粗老味,使叶色由暗绿变成黄褐,茶香味更纯,属于六堡茶工艺里的初加工工艺。
堆闷的产生:据说1845年起随着六堡茶销量的猛增,六堡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每当适逢产茶季节,茶农们白天采茶傍晚便开始杀青揉捻,由于揉捻机的出现使得揉捻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每天晚上烘干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于是茶农们只好把揉捻好的茶堆放在墙角,等第二天分批将茶叶烘干。很快茶商茶农们发现这些经过了十多小时堆放的茶叶在冲泡时滋味竟然变得醇和,苦涩味大大减轻,也更易为民众所接受。于是便逐步形成了六堡茶堆闷这一原始工艺。

“渥堆”的产生
“加水渥堆”在广西地方标准上简称为“渥堆”,根据六堡茶毛茶等级和气候条件,合理采取初蒸渥堆和加冷水渥堆,茶叶上蒸茶机蒸3min~5min,至茶叶全软为度,出蒸后略加摊晾,即进行渥堆。
加冷水渥堆:根据茶叶含水情况,合理确定茶水比例,均匀加水,茶叶含水量控制在26%左右,堆高60~80cm,每日检查,当堆温升至58℃~60℃时立即翻堆、解块,堆温控制在45℃~55℃为宜,待叶色变为红褐或黑褐,发出醇香,即为渥堆适度。
渥堆工艺主要通过湿热反应和酶促反应等,利用温、湿度培养微生物,微生物产生热能与分泌的酶进行化学反应,氧化产生茶黄素及茶红素等,并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味道甘甜的氨基酸,使茶汤橙红、滋味醇厚。
“渥堆”的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六堡茶在进军东南亚市场时,遭受越南泰国以及缅甸等国的假冒伪劣茶叶填塞市场的冲击,严重威胁到广西区六堡茶的生产和出口,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梧州茶厂为多快好省地生产出更优质的六堡茶,许多科学人员日以继夜地进行发酵实验,在原来的传统工艺上,增加了陈化工艺、加水渥堆等新技术,即在复揉烘干后再加水喷洒,使六堡茶发生二次发酵,并在1958年形成成熟的工艺技术。现在人们也习惯把人工加水渥堆的技术称为“现代化工艺”,并把经过冷水渥堆工艺的六堡茶称为“熟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