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学堂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一直侧重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价值观的结合,并提倡人与历史的沟通。我们精心安排了 “亲子式”课程,欢迎大朋友、小朋友踊跃报名。
中国人的饮茶历史非常悠久,
唐代以前已为药用,至唐一朝渐成文化。
无论是风起云涌,无论是潮起潮落,
中国人的生活一直有一杯茶陪伴着,
内心始终充沛,精神依旧富足。
那么,古人是如何饮茶的呢?
历史上的煎茶法与点茶法有什么区别呢?
在一杯茶汤上作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现如今,我们怎样才能把一杯茶泡得好喝呢?
通过观复学堂《器物非金玉——茶与茶器》
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撵茶图》
原画为 刘松年 所作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节课我们还会学习茶的发展史,
茶与器的关系,
以及如何鉴赏一款茶器。
宋 建窑兔毫盏
观复博物馆 藏
茶与器的结合,生发出数不胜数的故事。
故事里的事也许离我们有些距离,
但故事里的茶我们今天依旧可以品尝。
正因这些人,那些事,
茶才有了韵味,历久弥新,荡涤清心。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茶的藏经洞,
边听故事边喝茶。
明晚期 时大彬款紫砂壶
课后,老师会带领同学们
一起体验在竹简上写茶诗,
亲手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简牍,
同学们完成作品后,可以带回家留做纪念。
郭店竹简《老子》
湖北省博物馆 藏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法律申明 | 付款方式
服务在线:400-6799-160 0755-32939218 邮箱:tea160@tea160.com 客服QQ: 展会合作及编辑QQ:
Copyright@2011 深圳市中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1028536号-1 茶叶新资源:www.tea1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