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可无蝶,山不可无泉,石不可无苔,乔木不可无藤萝,茶不可无水,爱茶人不可无几把煮水之壶。
古人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具是构成茶道美学的一个重要元素。茶器和茶如同水和茶一样密不可分,说到壶,大家第一反应也许都是“紫砂壶”,那么其他壶你又了解多少呢?
01 玉壶
玉对人体保健作用很早就被发现,《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中记载:玉石性寒,具有:“除胃中热和烦懑、止渴止喘、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柔筋强骨、安魂魄、利血脉、明耳目”等功效。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人体接触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静电磁场。
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料记载,中国几位高寿皇帝如武则天、乾隆、康熙、慈禧太后终生以玉为玉茶壶。长期使用玉茶壶,可疏通经络,安和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玉石既能聚焦蓄能,又可吸收排泄过剩,平衡阴阳,疏脉活血,祛病延年。故“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或饮用玉茶具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
02 银壶
a、软水作用: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有很好的软水效应。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的柔薄爽滑犹如丝绢。
b、去异味作用:银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银的热传导性强,它能够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能有效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
c、杀菌作用:银壶煮水时所释放出的银离子,银离子具有稳定性极高,活跃性低,导热快、质地柔软、不易受化学物质腐蚀的特性。在水里产生的带正电的银离子可将细菌吸附并将细菌赖以生存的酶系统封闭、失活达到杀菌的效果。每升水中只要含有5000万分之一毫克的银离子,就足以使水中的大部分细菌死亡。
03 铁壶
a、煮茶利器:铁壶烧水沸点温度高,比一般不锈钢随手泡等要高出5-6度,且保温时间也更长,利用高温水泡茶,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尤其对于老茶而言,因其陈化时间较长,是必须采用足够的高温水才能淋漓尽致把其内质陈香和茶韵发挥出来。铁壶已成为玩家级茶友们赏茶、斗茶、鉴茶以及开展茶会活动必备的专业茶器。
b、山泉水效应:山泉水经由山林下砂岩层过滤,含微量矿物质特别是铁离子和极少的氯化物,水质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铁壶能释放微量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铁壶煮水和山泉水有异曲同工之功效。
c、补铁专家:铁是造血元素,成人每日需0.8-1.5毫克的铁,严重缺铁会影响智力发展。实验也证明饮水、烹调使用铁壶、铁锅等生铁制器具,可增加铁质的吸收。铁壶煮水能释出易于人体吸收的二价铁离子,预防缺铁性贫血。
04 铜壶
a、铜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贫血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多属缺铁性贫血,但仍是百分之20到30的缺铁性贫血常规给予铁剂治疗难以见效,原来是肌肉缺乏铜。铜不仅参与红细胞中铜蛋白组成,还是构成人体多种铜酶的主要成分。铜酶是体内铁离子的吸收、利用、转化及红细胞等代谢的催化剂。因此,铜的缺乏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使贫血难以改善。
b、铜有预防癌症的作用。铜元素能遏制癌细胞DNA的转录过程,帮助人抵抗肿瘤癌。癌症患者人体内铜元素含量都低。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妇女儿童有佩带铜坠,铜项圈等铜制饰品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多用铜锅、铜杯、铜铲等铜制餐具,这些地区的癌症发病就很低。另外,少年白发、白癜疯也是由于铜缺乏的缘故。
c、铜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过去人们把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咎于高脂饮食,而近年来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体内铜元素缺乏才是酿成冠心病的主要祸根。能使心脏血管完好并有弹性的有基质胶原和弹性蛋白这两种物质,在合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含铜的氧化酶。显而易见,当铜元素缺乏时,这种酶合成随之减少,就会对心血管病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现代人摄入的铜元素都偏少,每日摄入量只有0.8毫克左右,而正常人每日需要铜元素2毫克。民间有用铜器来治疗疾病的习惯,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戴铜手镯和脚镯或用铜暖脚壶数月后,能减轻或消除关节炎症状。铜镯在佩戴后,平均每月减轻13毫克,其中一部分铜离子先溶于汗水中,再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肝脏,以肛铜蛋白的形式输送至局部炎症组织,发挥其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总结
1、玉壶:天然玉器有几十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玉壶,具有养颜、镇静、安神、养生之疗效,可蓄元气,养精神,延缓衰老。
2、银壶:银壶煮水有软水功效,可杀菌,银洁净无味,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
3、铁壶:铁壶沸点高,能泡出茶汤的各种层次感,而且铁壶煮水有山泉水效用,使水质更甘甜,这是红茶、普洱等发酵程度较重的茶叶所需要,更适合冲泡发酵程序较重的茶叶,故:“铁壶提韵 银壶提香”:铁壶适合冲泡发酵程序较重的茶叶,如红茶、黑茶类(普洱、陈茶等)。银壶适合冲泡发酵较轻的茶叶,如铁观音,绿茶等。
4、铜壶:铜离子对人体预防各类疾病有益,铜壶煮水在一定温度下也会析出微量铜元素,而铜元素对身体十分有益。铜绿不溶于冷水和热水,所以进入体内也不会被吸收,证明了铜绿无毒对人体无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