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喝到白茶,是在多年前的一个商场里,人流涌动的角落处,一个茶叶铺铜炉慢火,细煮慢烹,茶香四溢。当下心想,世间竟有如此好闻之茶!与老板几句寒暄,讨得一杯,还未懂怎么品茶的我,也没喝出个之所以然,只记下了“寿眉”“白茶”这两个名字和那挥之不去的茶香。
本来想接下来好好品喝下白茶这个种类,但后来工作繁忙,这事也就被搁置一旁,有时细想,其实本质也是自己懒癌发作罢了,觉得喝茶本来就需诸多用具,尤其这寿眉还要煮,太麻烦了。
今日,因工作关系,需要策划及执行我们上海国际茶博会的“发现好茶好器好物”栏目,有幸得到龙品文化总经理李哲毅李总的引见,来到了这家位于宝山区新江湾茶城一楼的“山毫白茶”店,店主是位年轻的85后——吴文星,人称“白茶掌柜”。一番落座攀谈,吴掌柜为我实现了多年来想了解白茶及喝懂白茶的愿望。
吴掌柜带我们品尝的第一款茶——白毫银针。
该款白毫银针,外形挺直如针,芽茸毛厚,闪耀着富有光泽的银白色,虽已脱水晒干,但仍然可见饱满的生命力蕴含其中。
吴掌柜将适量茶叶投入盖碗中,从盖碗边打圈注入开水,重新被水分滋润的白毫银针这时就像回去了云山雾海的怀抱中,绽放着自己的灵与韵。
金黄的茶汤也在适时散发出满满的毫香,品之滋味清淡,却蜜韵浓郁,如米汤般稠密,鲜甜而灵动,带着幽幽的花香。
一杯好茶下肚,双方熟络了几分,吴掌柜也为我娓娓道来他家白茶的故事。
三百年制茶世家
吴掌柜乃柘荣县乍洋乡长岐村人,吴氏家族直系传人。吴氏家族制茶源自于吴氏应卯公,据《吴氏宗谱》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吴应卯原是江苏无锡一支吴氏家族的族长,他领着家人沿浙江温州、泰顺到福宁府一路迁徙,最后定居在福鼎、柘荣交界的山区地带(位于今天的柘荣县乍洋乡长岐村和福鼎市白琳镇高山村)。“应卯公”带领族人在此定居,种植白茶,全族人以种茶卖茶为生,后期因其生产的白茶品质上乘,口感独佳,生意越做越大,茶庄开到了北京城。
吴掌柜乃吴应卯和这只吴氏家族的直系传人,自小生长在乍洋乡长岐村,长岐村地处福建省福鼎市与柘荣县交界处,位于太姥山脉,属于高山内陆村,自古以来便是福鼎白茶的产地,后因改革开放划入柘荣地界。从古时起,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种茶,几乎可以说,目之所及,只要是绿色的就是白茶,人人都种茶、谈茶、卖茶、喝茶。吴氏家族更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茶商,他们家产的福鼎白茶,在当时就已名扬海内外。
有心制茶茶有情
茶本无情,但因为制茶者有心,茶也就有了灵魂。吴掌柜无疑属于此列。在十余年的制茶过程中,吴掌柜一直刻苦钻研技艺,坚持用传统日光萎凋的方式萎凋、风干。至简至真,一点没有火气的焦躁感,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和色、香、味。我想,正因为如此,山毫白茶才能获得众多忠实客户的支持吧。
我们都知道,白茶向老白茶的转化过程,是需要两方面紧密配合的:一是原料基底足够好;二是仓储的科学。对于这两块,吴掌柜又无疑是个中高手,他的茶叶来自于自家茶园,只采春茶,最大限度上保证的茶叶基底的质量,为接下来的转化提供坚实基础;在仓储上,他自建仓库、采用科学的方法包装、保持温度和湿度等,保证转化环境的足够优秀。
言语之间,不知不觉,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吴掌柜又随手拿起了他店里的第二款茶冲泡——2019年贡眉
本款贡眉打开棉纸即可见叶片色泽绿褐,带着生气,能看到若干银白色的白毫穿插其中,茶汤观之杏黄,喝之顺滑、滋味微甜、滋润自然。
喝茶、烤火、聊天,在寒冷的冬季里,无疑这是最舒服的状态,让人不舍离开,但望着渐渐落下的夜幕,我也只能向吴掌柜辞别。
在离开之际,与吴掌柜协商,我们在爱茶商城上线两款性价比最高的山毫白茶,以飨茶友:
1.山毫2020年牡丹王
2.山毫2020年寿眉
吴掌柜坦言,他们家的茶是从来不打折的,这次可算是第一次,算作是爱茶商城茶友的专门福利,时间仅限三天!喜欢的茶友们不要错过。
至于更多的茶,囿于时间和素材关系,爱茶商城无法上线,茶们友如有需要,可添加微信15800945878 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