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龙茶栽培加工 >>正文

寻访数百年前武夷茶的幽幽茶香
2017/8/9 10:52:23  旦评大红袍 叶子  点击参与
 

“康熙十九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者,皆为下梅邹氏。”                                             

——《崇安县志》

爱茶之人说起茶,总绕不开武夷山,绕不开这里的岩茶村。每年8月中下旬,岩茶村的斗茶赛,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岩茶经销商和茶客。茶客云集,颇有朝圣的味道。品茶之余,7公里之外的下梅村也是他们非去不可的。8月19日,我们与来自大连的茶商小于,一起踏上下梅寻茶之旅。



武夷山斗茶赛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梅溪下游东岸,自古以来就是茶村。一到春天,家家户户采茶、做茶,满村茶香估计不输现在的岩茶村。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的茶市兴盛一时。据记载,最早到武夷山大红袍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的常氏。下梅村就是晋商常氏与下梅邹氏联合贩茶到中俄贸易城恰克图的万里古茶路之始。

梅溪是这条水道的源头。流经下梅村的梅溪全长50多公里,两岸多梅树,沿途村落也以梅命名。理学家朱熹当年常借梅溪乘筏往返于上梅、下梅,留诗“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赞梅香。梅溪不仅养育过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南宋理学家朱熹,还涵养了清代繁荣的茶市下梅村,在清代中晚期发挥着重要的商贸水运作用。

如今的下梅早已没了当年的繁华,6月的洪水,更让这个山中水乡显得荒败。穿村而过的当溪也不复舟楫往来,不过村里依然保留着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水边的美人靠历尽风雨,风韵犹存。山环水抱的下梅,也因着这难得的恍如隔世般的风物,越来越受影视剧组青睐,不断有剧组进驻拍摄外景。

据说,当地政府要把下梅建成一个真正的影视基地。爱茶之人在下梅寻访的,是那数百年前留存至今的幽幽茶香。不知焕然一新之后的下梅,是否是像周庄一般的浓墨重彩?



每年茶期,晋商在下梅收购精制后的大红袍茶叶,通过梅溪水路汇运至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工匠达千余人,用车马将武夷山茶运至江西河口(现在的沿山县)。再由船帮改为水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再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再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恰克图。从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贸易城恰克图,全程近万里。


万里古茶路


每年茶期,晋商在下梅收购精制后的大红袍茶叶,通过梅溪水路汇运至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工匠达千余人,用车马将武夷山茶运至江西河口(现在的沿山县)。再由船帮改为水运至汉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再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再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恰克图。从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贸易城恰克图,全程近万里。




茶叶新资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上一篇:武夷岩茶 | “大红袍之父”带 下一篇:凤凰单丛,竟然香到没朋友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
昵称:


 
在武汉,在你身边的文创礼品之星
关于2023北京应急管理与防疫
观复学堂|《器物非金玉——茶与
中国历代“茶诗”这么多,“茶文
台湾民众吃不上茶叶蛋,蔡英文却
六大茶类里,为什么明前茶这么有
“明前”茶市忙 走进“中国绿茶
《茶源地理·雅安》全球首阅式,
双江纪氏开文号茶业:助力双江茶
这茶不能喝?一克茶叶有5亿霉菌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法律申明 | 付款方式.

服务在线:400-6799-160 0755-32939218  邮箱:tea160@tea160.com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及编辑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2011 深圳市中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1028536号-1  茶叶新资源:www.tea160.com